“中国所铸有与西域异者摩尔西亚队表现不佳,前途堪忧,铸之中国则色甚光鲜,而质则轻脆,沃以热酒,随手破裂。至其来自海舶者,制差朴钝,而色亦微暗,其可异者,虽百沸汤注之,与磁银无异,了不损动,是名蕃琉璃也。”
——宋,程大昌《演繁露》
玻璃摩尔西亚队表现不佳,前途堪忧的名字
今日习以为称摩尔西亚队表现不佳,前途堪忧的“玻璃”,于中国早期古籍少见,依照时代与文献的不同,它可以是琉璃、流离、流璃、陆璃、瑠瓈、玻黎、琉琳、五色玉、药玉、罐子玉、水玉、水精、假玉、硝子、烧料等。依照语词性质,可略分为二类,一是由外来语译音,一是以其类似玉的物质特色为名。语词内涵表征着指称对象,成为探索的引线。中国“玻璃”也就和“外来”“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洋货与国货,市场区隔
汉代:生死之用
外来语译音,第一时间联想到玻璃应是洋货,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无自产的国货。中国原始玻璃出现于西周,而根据考古发掘,符合现代玻璃定义的真正玻璃制品,最早出现于春秋末年,为镶嵌于勾践剑剑格上的蓝色玻璃,另夫差剑的剑格上亦镶有透明玻璃。勾践剑和夫差剑选用玻璃镶嵌,而不全用传统的绿松石或其他天然宝石,可见当时其珍罕程度很可能超过了天然宝石,为外来贸易品。战国后出现中国自产的玻璃珠蜻蜓眼珠,制作工艺复杂,非玻璃制造初级阶段能够达到,应受到西亚进口品的影响。公元前1世纪罗马建筑家维特鲁维阿(Vitruvius Pollio)在记述中称玻璃物质为“色流离琳”(caeruleum),这或许就是琉璃、流离等语词之元音。在考古实物上,汉墓出土不少罗马玻璃,汉代人依照译音称呼该物也是顺理成章。必须说明的是,汉代国际贸易活跃,在西汉之前,“琉璃”这类译音称呼似乎尚未出现。最早记载中国自制玻璃的资料,也正好在汉代。东汉王充《论衡·率性篇》:“道人消烁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说明汉人将玻璃品媲美为真玉。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一批玻璃杯,因其淡绿色半透明的质地,在原发掘简报中被误称为“玉杯”,可见汉代玻璃仿玉的乱真程度。而汉墓出土的玻璃器实物,最有意思处在于:进口玻璃多为生活实用的容器,国产玻璃则多为饰品和殉葬用品。进口与国产的市场区隔如此之大,各自为生、死之用,最主要的症结点还在于国产玻璃未经退火,冷却技术不完备,致使玻璃器易碎裂难实用,然而类似玉的特质,正好填补了汉人用玉防腐的丧葬风俗需求。在昆仑山脉和田所出玉石不敷市场大量需求及商业成本的双重考虑下,就有着以玻璃仿制丧葬玉器——玉衣、琀、塞、握、璧等的山寨现象。而以玻璃仿玉的这种技术活,直到今日,在市面上仍未绝断,差别在于技术成熟、品项扩大,买玉者还得慎之。
唐代:佛家净土,琉璃珍贵
不论任何时代,国际贸易越盛,舶来品的流通也就越发达。唐代就是这样一个繁华时代。唐从海、陆丝绸之路进口大量的西亚玻璃,本地亦同时生产薄胎玻璃器。国产品除小型珠饰、配饰,几乎全是薄胎吹制的玻璃小瓶及玻璃球等佛教用品。延续着魏晋南北朝对玻璃器的看法,进口玻璃是难得的奢侈品,韦应物《咏琉璃》诗作:“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邺侯家传》记载:“唐代宗大历十三年,上召李泌入见,因容路嗣恭初平岭南,献琉璃盘,径九寸,朕以为至宝。”进口玻璃之珍贵可见一斑。
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2000余件宝物,玻璃器即占有20件,与珍贵的金银器、秘色瓷、丝绸等贵重物一同供佛,可见其地位之高。此20件玻璃器,18件为进口品,以伊斯兰玻璃器为主,其中盘口细颈淡黄色琉璃瓶(图1)格外引人注目,风格异于其他,产地来源值得探究。该器为无模吹制成形,在淡黄色的玻璃胎体上,肩部缠贴一凸棱,其下又压贴有八个一周的暗紫色琉璃饼,器腹中心又有六个星形装饰,下饰一周六个淡黄色琉璃饼。此类贴丝、贴花装饰技法在7至9世纪的叙利亚沿岸流行甚盛,世界各地的美术馆见有类似者,其风格为受到萨珊玻璃影响所致,可能是萨珊晚期或伊斯兰早期的作品。另,闻名遐迩的陕西省何家村窖藏出土的270余件金银、玛瑙、白玉制品中,仅一件玻璃器——凸弦纹玻璃杯(图2),它显示出高昂的价值,是财富的象征。其造型在唐代器皿中罕见,器外壁粘贴有环状钮等装饰意向,与日本正仓院绀琉璃杯及韩国漆谷郡松林寺砖塔出土的舍利杯雷同,应是属与这二者关系密切的萨珊晚期玻璃器。这件玻璃杯对于连接日本、韩国类似玻璃器得贸易路线,及传入的可能时间上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图1:盘口细颈淡黄色琉璃瓶,唐,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高21厘米。萨珊风格。取自《世界ガラス美術全集第四卷》
图2:凸弦纹玻璃杯,唐,陕西省何家村窖藏出土,高9.7厘米。萨珊风格。取自《世界ガラス美術全集第四卷》
唐代玻璃器多为佛教用具,并常见于唐壁画中。据安家瑶统计,敦煌莫高窟壁画上共出现玻璃杯盘等物85件,且大多表现了外国玻璃器的造型。这与佛家世界以琉璃为宝,其晶莹剔透的光泽、变幻神奇的光彩,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有关。另一方面,陜西乾县僖宗靖陵出土的龙凤纹琉璃配饰(图3)则反映了晚唐贵族服饰使用玻璃佩的情况。该佩饰原为青绿色,表面因严重风化而为灰白色,为铸造成形的国产品,以冷加工雕琢龙凤纹饰,其纹饰与当时的玉雕关系密切。民间则出现一些生产琉璃“钗钏”的作坊。在这里必须提出一则文献,唐代大学问家颜师古于《汉书·西域传》中注文:“《魏略》云: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琉璃……此盖自然之物,采泽光润,逾于众玉,其色不恒。今俗所用,皆销冶石汁,加以众药,灌而为之,尤虚脆不贞,实非真物。”唐代玻璃器地位高固然与佛教有关,但亦与时人普遍认知海外琉璃为“自然宝石”有着密切关联。
图3:龙凤纹琉璃配饰,晚唐,陜西乾县靖陵出土。中国产。取自《中国古代玻璃》页72
宋代:异域风情,影响瓷器
到了宋代,《宋史》《宋会要辑稿》载有许多外国进贡玻璃的记录,在这些数据中除玻璃制品,也见到如蔷薇水、眼药、白砂糖、五味子、褊桃等同时装载的物品,或可说明玻璃在近东、欧洲等地为生活用品,传至中国则被视为带有异国风情的珍宝。在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三佛齐(今苏门答腊)一次就进贡了350余件玻璃器,而该国诸多物产来自大食。周密《武林旧事》则记载,禁中赏花,堂内的装饰:“雕花彩槛,护以彩色牡丹画衣,间列碾玉水晶金壶及大食玻璃官窑等瓶,各簪奇品……”可见大食玻璃器作为名贵花器之用。而这时的国产玻璃有几例佳品可分享。河北定县静志寺舍利塔,最后封藏于太平兴国元年(977),出土30多件玻璃器,除前朝的进口玻璃,其余皆为国货,以供佛所用的琉璃葡萄(图4)造型特殊罕见,可说是从小型吹制薄璧玻璃珠创意发想的供奉用观赏器。不少宋朝玻璃也可见于日本,石川县永光寺藏舍利容器乃中国制的吹制玻璃,此器原应作为香炉,本已缺一足及原器盖,后以漆修补完成。惜未留下相关文献,无法追溯流传经过。日本爱知县热田神宫藏双耳壶(图5),薄胎呈亮青色,口沿处经打磨,依器形、技法、材质判断应为中国宋代制品。
图4:琉璃葡萄,北宋,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地宫出土,长16厘米。中国产。取自《世界美术全集东洋篇5》图165
图5:双耳壶,宋,高5.9厘米、径7厘米、口径1.9厘米,日本爱知县热田神宫藏。中国产。取自《世界ガラス美術全集第五卷》
综观宋代出土的国产玻璃器,北宋时期北方生产的玻璃,以吹制透明度较高的浅绿色薄胎为主,南方以热加工饰物为多,除少量珠饰与发簪,几乎全都是佛教塔基或地宫所藏供奉器物。南宋时北方大部分地区纳入辽、金版图,所出玻璃器皿甚少,以玻璃珠饰较为多见。地处南方的南宋国境则以生产玻璃耳饰、珠饰发簪、配饰等小型饰品为主。而辽金时期,玻璃的应用只限于贵族专用的西亚玻璃器皿,民间使用并不流行。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的七件玻璃器,皆为进口品,辽玻璃长颈瓶(图6)经安家瑶考证为伊朗地区9世纪的作品。另,据谢明良研究,此类伊斯兰细长颈、折肩筒式深腹的玻璃纸槌瓶确实被不少瓷窑仿效,北宋晚期汝窑、定窑等纸槌瓶式皆为模仿自玻璃器的器形。苏轼《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不可失,作诗招之》云:“镕铅煮白石,作玉真自欺。琢削为酒杯,规摹定州瓷。”“药玉”即为玻璃,诗中提及北宋以玻璃器仿制定窑瓷杯。另一件值得一书的为出土于辽宁沈阳叶茂台七号辽墓的玻璃方形四足盘,器形特殊,极为罕见。面呈正方形,中间微凹呈一圆形,四角处下凹呈四个桃形,四周镶银边,该器可能来自伊拉克或埃及,用于放置不同的调味品。
图6:玻璃长颈瓶,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高25.2厘米、器身宽7厘米。来自伊朗地区9世纪的产品。取自《世界美术全集东洋篇5》图215
进口与国产,特质比一比
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记进口玻璃与国产品的差异:“中国所铸有与西域异者,铸之中国则色甚光鲜,而质则轻脆,沃以热酒,随手破裂。至其来自海舶者,制差朴钝,而色亦微暗,其可异者,虽百沸汤注之,与磁银无异,了不损动,是名蕃琉璃也。”宋代赵汝适《诸蕃志》:“琉璃,出大食诸国。烧炼之法,与中国同。其法,用铅硝、石膏烧成。大食则添入南鹏砂,故滋润不烈,最耐寒暑,宿水不坏摩尔西亚队表现不佳,前途堪忧;以此贵重于中国。”中国古代国产玻璃,从现存者观之,多是胎薄且体积小的饰品或器皿,制胎偏薄则能呈色鲜明,同时胎体也较不易歪曲。即使宋代中国制玻璃比起前朝历代在技法上更显进步,但与进口玻璃器相比,制品多数是单纯的吹制玻璃小型器,并未见有复杂技术或表面装饰等,也始终未能突破脆裂问题。赵汝适所说的“南鹏砂”应即硼砂,可作为助熔剂来熔化玻璃料,但较之钠、钾等纯碱,熔化力较弱。但其具低膨胀性、化学耐久性、耐热性,能使玻璃性韧,遇高热不胀裂。除去原料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中国制玻璃自古以来缺乏完备的退火、徐冷技术。玻璃若未经此步骤,冷却时器表与内部产生过大温度差,玻璃中便产生些许错位或歪斜,只要有碰撞或骤冷热之变都将打破平衡而使之破裂。故而玻璃窑厂中除熔化窑,也需有徐冷窑。或许正是中国制玻璃缺乏此技术,而向中国学习制作玻璃技术的朝鲜、日本等地也就出现同样的情况。
“玻璃”何时才正式取代“琉璃”成为一般用语摩尔西亚队表现不佳,前途堪忧?这问题似乎还未有确切答案,但据文献推测,应在唐宋之间。中国玻璃史一直有着进口玻璃和国产玻璃两大系统,进口玻璃器向为上层社会竞相追逐的时尚奢侈品;国产玻璃虽“难成大器”,但有着仿玉的独有文化特色,其关乎古代舆服制度、装饰风格、中外贸易及文化交流等重要课题,值得探究。
蓝玉琦,《典藏?古美术》采访主编,《典藏?读天下》特约编辑
图 | 本刊资料室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张临生,《试探我国琉璃工艺发展史上的问题》,《故宫学术季刊》第三卷第4期,1986,页45~90
安家瑶,《玲珑澄澈缤纷东西:中国考古发现的国产玻璃和进口玻璃》,《文明》2014年11期,页26~39
马文宽,《法库叶茂台早期辽墓出土的伊斯兰玻璃调味方盘》,《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3期,页46~48
由水常雄,《東洋のガラス》,《ガラス工芸―歷史と技術》,东京都:樱枫社,1992,页74~91
由水常雄,《中国の古代ガラス》,《世界ガラス美術全集》,东京都:求龙堂,1992,页122~165
真道洋子,《ガラス器》,《世界美术全集东洋篇5?五代?北宋?辽?西夏》,东京都:小学馆,2000,页257~260
林泊佑编,《玲珑晶灿:中华古玻璃艺术展》,台北:历史博物馆,2000
关善明,《中国古代玻璃》,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1
典藏专辑|透明诱惑——中国古代玻璃交流与传播的几个面向
典藏专辑 | 皇家御用,流光溢彩——从两岸故宫藏品谈中国古代玻璃器
典藏专辑 | 从器用、装饰到光学科技:台北故宫“若水澄华——院藏玻璃文物特展”
典藏专辑 | 镜澄千里幻中看——玻璃镜所呈现的中国古代科技与物质文明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
《典藏·古美术》中国版2月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